做这个世界的生产者,从写作开始

我们扮演着两种角色,一个是内容生产者,一个是内容消费者,当然,这两个角色不矛盾,不冲突。

刷视频、刷头条、看书看文章都算消费内容,是一个消费者,做视频、写博客算生产内容,是一个生产者。

其实只要学习,那就是消费者,所以,我们都是消费者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生产者。如果能通过学习,站在巨人肩膀上,输出内容、分享观点,那才是是生产者。

写作算是一个比较低门槛的生产者入门之路,不然像写书、写剧本、开发软件,这些难度更高。所以,如果各位想当一个生产者,推荐从写作开始。

标题引用做这个世界的生产者 ,本文视频:YouTube、B站

在这分享点个人心得,很多人为了提高写作能力,第一步就是去报写作培训班,但其实大可不必。

因为可能你会半途而废,就算坚持下去,可能你会发现课程并没卵用,就算有用,学到一些技巧和模版,开始写公众号时你会发现,写出来的文章压根没人看,连续几篇阅读量没破百,我估计你很大概率会放弃。

这就是人性,逆着人性做事,和推石头上山没啥区别,作为普通人的我们,很难做到。

我觉得,对这种事,我们要做的是顺着人性,愉快开始,不能开局就是困难模式。先从小事做起,比如每天在朋友圈发一段 100 来字的思考和想法,内容不限,方向不限,这就是我在朋友圈经常做的事。坚持一段时间,当你慢慢觉得这件事,对你来说轻车熟路,能轻松驾驭,并得到朋友圈越来越多好友的认可,那正向反馈就形成,接下来不管你是想开始公众号写作还是想继续报课程学习,基础在那,问题不大,一切水到渠成。

这是其一,写作从发朋友圈开始,坚持一个月,每天一条 140 字的朋友圈分享,这是考验也是锻炼,如果连这都做不到,真不建议浪费钱去报班干嘛。

第二,再分享点这些年我收获的写作技巧,其实也谈不上技巧,只是一些约定成俗的规范,没有强制必须要求这么做,可以参考一下。

1、首行不要缩进。小时候写作文,每个段落开头要空两格,但现在自媒体文章,基本看不到这种用法了,不用空格来区分段落也一样看着很自然很舒服。

目前只在一些报纸或者文献上看到首行缩进写法,甚至同样一篇文章,发布在报纸上还是采取首行缩进写法,但发布到自媒体平台,都是没有缩进的。

人民日报刊发央视评论员文章: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

2、中英文之间一定要加空格分开。

比如:夸一句 Google 牛逼会死吗。

3、中文和数字之间也要加空格分开。

比如:每天一条 140 字的朋友圈分享。

3、数字和单位之间也要加空格分开,但百分号除外。

比如:它的体重是 60 KG。但是这个头占了 50%。

4、各行各业专有名词要写对。

比如科技类自媒体常用:iOS、iPhone、GitHub、Android、Macbook Pro

5、书名号之间不要加逗号和顿号。

我喜欢看《基督山伯爵》《射雕英雄传》。

6、不要用方括号【】〖〗,实心的和空心的都不要用。我觉得主要还是国际化问题,很多符号是中国特有的,像方括号、顿号、书名号,英文里是没有这些符号的。如果文章带有这些符号,在国外平台发布,可能因为编码问题,就不识别,或者乱码。

建议用直角引号代替,就是「这个」咯。

7、养成随手保存文章的习惯。写完一段,记得随手保存,你永远想不到会发生什么意外导致文章没保存而丢失。多说一句,现在一些软件可能带有自动保存的机制,但不要依赖它,还是自己养成随手保存习惯最好。

8、发布前一定要检查,检查错别字是次要的,主要还是优化文章,提高质量,对自己写的东西多读一遍,总能发现不满意的地方,比如不通顺、描述可以更简洁、主体不明、带有语病等等。写完再读一遍这一招很有用。

这些就是关于写作方面的分享,加上之前分享的 Markdown 语法编辑器,这整个系列就算完结了。

之前看到一个观点:能够获得暴利的职业,都有一个共同特点:可扩展性(scaling),一次劳动可以服务成千上万的人。

像理发师、厨师、出租车司机,他们一次劳动能服务少数几个人,但写作就不是,作家或者自媒体创作就符合这个特点,具备可拓展性,

生产劳动一次可以服务几十上千,乃至上万人。所以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花点时间在这上面。

OK,如果以上对你有用,记得点赞支持我一下,好的,拜拜。

本文由老郭种树原创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guozh.net/start-with-writing/

做这个世界的生产者,从写作开始》有4个想法

  1. 柳暗花明

    写作是表达自己,梳理想法的好工具。最近也有在用卡片写作,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输出,更好地锻炼文笔!

    回复
  2. Allenchenchao

    挺好用的,谢谢博主啦,从油管跟过来的,现在每天看看你的心得还有别的分享什么的?

    回复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